(16251期)缠论实战训练营-10月:基础理论,行情分析,交易策略,年化收益80%+

ra3uyk3d0go.jpg

基础理论

  • 核心概念
    • 分型:是缠论最基础的形态,分为顶分型和底分型,由股市原始 K 线数据经过包含处理后的缠 K 构成,是缠论笔、线段、中枢等形态结构的基础。
    • :两个顶底分型构成一笔,是构建线段等更高级别形态的基础元素。
    • 线段:由笔构成,起始点和终止点由分型构成,相比笔在走势中变化更稳定,高级别的笔、线段可看作次级别的走势。
    • 中枢:走势震荡的区域,是买卖双方在关键位置反复争夺较量在走势图中的客观反映,标志着市场交易点的产生。
  • 理论构成
    • 缠论形态学:主要研究市场价格走势的形态和变化规律,包括盘整形态、上升趋势和下降趋势三种基本形态,通过对原始 K 线数据处理识别出分型、笔、线段、中枢等形态结构,来刻画股票市场趋势。
    • 缠论动力学:以准确判断背驰为前提,利用区间套原理确认背驰点,通过分析市场价格的动态变化规律,将市场价格视为一种动态的能量场,揭示其波动和摆动规律,帮助投资者把握市场趋势和方向。
  • 买卖点理论
    • 第一类买卖点:根据走势必然终结的观点,下跌趋势转化为上涨或盘整趋势时的自下向上转折关键时刻为第一类买点;上涨趋势转化为下跌或盘整趋势时的自上向下转折关键时刻为第一类卖点。
    • 第二类买卖点:在第一类买点之后,股价上涨后回踩不跌破第一类买点的位置,形成第二类买点;第一类卖点之后,股价下跌后反弹不超过第一类卖点的位置,形成第二类卖点。
    • 第三类买卖点:在中枢形成后,离开中枢的次级别走势回抽,不回到中枢区间内,在中枢上方形成的买点为第三类买点,在中枢下方形成的卖点为第三类卖点。

行情分析

  • 多级别分析:利用缠论可对不同时间级别进行分析,如日线、周线、月线等。通过不同级别走势的相互印证,判断市场的整体趋势和短期波动,例如月线级别显示上涨趋势,日线级别出现回调,可能是寻找日线级别买点的时机。
  • 背驰分析:观察走势中是否出现背驰现象,当价格创出新高或新低,但技术指标如 MACD 等没有跟随创新高或新低,形成背驰,预示着价格可能即将反转。如在上涨趋势中,价格不断创新高,但 MACD 红柱面积逐渐缩小,可能出现上涨背驰,提示市场上涨动力减弱。
  • 中枢分析:关注中枢的形成、扩展和移动。中枢的扩展可能意味着市场趋势的调整或反转;中枢的上移表明市场处于上涨趋势,中枢的下移则表明市场处于下跌趋势。若中枢在一定区间内长时间震荡,可能是市场在选择方向,等待突破时机。

交易策略

  • 趋势跟踪策略:当市场处于明显的上涨或下跌趋势时,依据缠论的买卖点进行操作。在上涨趋势中,寻找第二类、第三类买点买入,持股直到出现背驰或其他卖出信号;在下跌趋势中,不轻易抄底,等待趋势反转信号。
  • 区间交易策略:对于盘整行情,可在中枢区间的上下沿进行高抛低吸。当价格接近中枢上沿时卖出,接近中枢下沿时买入,利用价格在中枢内的波动获取收益,但要注意设置好止损,防止价格突破中枢后朝不利方向运行。
  • 仓位管理:根据不同的行情和买卖点级别,合理控制仓位。如在日线级别第一类买点出现时,可适当加大仓位;在小级别如 30 分钟或 15 分钟级别的买卖点操作时,仓位要相对较轻,以控制风险。同时,采用分批建仓和分批出货的方式,降低市场波动对收益的影响。

关于年化收益 80%+

理论上,如果能够熟练掌握缠论并严格按照其买卖点和交易策略进行操作,在市场行情配合的情况下,实现较高的年化收益是有可能的。但实际交易中,受到市场的不确定性、个人情绪、操作失误等多种因素影响,要达到年化收益 80%+ 并非易事。需要投资者不断地学习、实践、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交易水平和心理素质,同时保持对市场的敬畏之心,合理控制风险,才有可能在长期的交易中取得较好的收益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